近年来,太原市杏花岭区敦化坊街道胜利东街社区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创新推出“社区合伙人”机制,并整合“红色书记团”“银龄智囊团”“驻地联盟团”“邻里帮帮团”四方力量,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有效拓展为民服务的“幸福圈”。日前,山西晚报·山河+记者走进胜利东街社区进行了实地探访。红色书记团:以行动诠释担当“书记,太好啦,咱楼的垃圾清运跟上啦!”“书记,充电桩建设有进展不?”……每天,在胜利东街社区内,不论是处理居民的急难愁盼,还是解决辖区内的各种大事小情,总能看到几名小区党支部书记忙碌的身影。该社区每个支部的党支部书记,作为“社区合伙人”的核心力量,始终扎根一线,他们既是政策“宣传员”,又是居民“代言人”,以行动诠释“合伙人”担当,串联起社区治理的各方力量。在小区治理中,小区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头雁”引领作用,带头组织自己支部内的党员下沉各楼栋,常态化走访收集居民需求与心声。为高效破解民生难题,社区还创新设立“书记定期议事”制度,每月固定一天,由党支部书记牵头召集物业负责人、居民代表、楼栋长等多方力量召开议事会,聚焦停车管理、垃圾清运等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展开面对面协商,构建“需求精准梳理-任务清单化推进-结果及时反馈”的全链条工作闭环。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动32条居民诉求与合理化建议落地见效,切实让治理成果惠及每一位居民。银龄智囊团:银发献智添动能为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组织下,由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组成的“银龄智囊团”,凭借岁月沉淀的智慧与热情,成为独特又温暖的力量支撑,化作社区治理的“稳压器”。同时,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精心打造了“银龄调解室”,并由5名精通法律、经验丰富的退休老同志组成调解专班,专解邻里摩擦、家庭琐事等“烦心事”。今年以来,由社区居民组成的“银龄智囊团”“银龄调解室”,已成功化解因噪音扰民、宠物管理等引发的纠纷12起,让邻里关系重归和睦。在老旧小区改造、绿化提升等项目中,智囊团还开展实地走访考察、反复斟酌研讨,提出的20余条合理化建议全部被纳入施工方案,让社区建设更合民心、更贴民意。驻地联盟团:资源联动优服务加强社区治理效能,需要多元力量的参与与支持,今年以来,杏花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太原三桥职校、社区卫生服务站等驻地单位联合组建“驻地联盟团”,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赋能社区,成为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强援军”。杏花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组织宣讲团深入社区开展宣讲,用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针对法治教育、政策理论、红色文化、民生服务等相关内容进行讲解,目前已吸引超200位居民参与,让政策温度直抵人心;三桥职校发挥专业优势,在“网格微站便民日”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义剪,解决了老人们“出门理发难”的困扰,累计服务超100人次;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周三“健康驿站”,免费为居民量血压、测血糖,并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已为800余名居民完成建档,对56名高血压患者进行持续健康跟踪。邻里帮帮团:守望互助传温情社区热心居民还自发组成“邻里帮帮团”,搭建起“需求在线接单—社区快速派单—暖心上门服务”的互助闭环。居民家中电器故障,懂技术的志愿者携带工具迅速上门修复,短短半年时间,已累计为12户居民解决冰箱、洗衣机等维修难题。同时,帮帮团组织热心居民与15户困难老人结对帮扶,定期上门陪伴、代买生活用品、协助清洁,用日常点滴善举,持续书写“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情故事。“从‘单打独斗’到‘众人拾柴’,如今,胜利东街社区通过‘社区合伙人’机制,实现了红色书记团领着干、银龄智囊团帮着谋、驻地联盟团带着建、邻里帮帮团跟着做的生动局面。”胜利东街社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深化“合伙人”模式,拓展为民服务“幸福圈”,让更多力量融入社区治理,让居民幸福在家门口持续升级。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