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机器人辅助 骨科手术指哪儿钉哪儿

近日,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医院)骨科团队成功开展了骨科导航机器人辅助下胫骨骨折微创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在晋中市首开导航机器人辅助做骨科手术的先河。骨科导航机器人是一种将计算机导航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先进医疗设备系统,旨在辅助骨科医生进行高精度、微创化的骨骼手术,显著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智慧骨科导航系统可以在手术中把人体的骨头三维模拟出来,相较于传统技术只能借助X光及透视呈现一维或者二维图像,这种三维模拟图像,可以把骨头放在屏幕中,根据医生调整不断改变位置,最终达到骨折复位,就像VR游戏一样,让原本不可见的东西可视化。骨科导航机器人可用于脊柱外科、关节置换、创伤骨科、骨肿瘤手术、运动医学等领域。34岁的外卖员郭某不幸摔伤,致胫骨中下段、踝关节及足第2、3、4跖骨骨折,他来到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后,骨科团队积极处理合并症,讨论手术方案,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手术前,通过CT影像生成个性化手术方案,在体外进行了骨科导航与胫骨髓内钉器械的匹配,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手术中,实施机器人导航辅助定位,精准避开重要神经血管结构,胫骨髓内钉的主钉及拉力钉都一次性置入理想位置。为郭某实施本次手术的主任医师胡德亚,深耕骨科专业30多年,是晋中市卫健系统首批领军型人才。他介绍,传统的手术,需要主刀医生凭借经验,经过多次透视反复穿刺以获得理想置钉位置。这一过程不仅增加了手术时间,而且反复穿刺、透视也增加了患者以及术者的辐射损伤和手术出血量。但是,有了导航机器人的助力,定位更加精准,“置钉指哪儿打哪儿”,降低了手术风险;微创更小,避免传统手术反复穿刺带来的辐射损伤和出血量;而且,减少了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继首例机器人导航辅助手术之后,7月4日,该院又先后实施了2例骨科手术,与首例相比,虽然类型有别,但效果同样令患者满意。第二例患者是一名62岁的男性,因不慎摔倒导致左侧粗隆间骨折。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传统手术方式风险较高,而且因为患者是家中“顶梁柱”,术后仍将担负养家糊口的重任,他有迫切恢复生产劳动的需求,对愈后要求较高。骨科团队决定再次采用机器人辅助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前,医生们利用先进的影像技术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了相关影像学检查、完成了影像数据的提取,进行了详细的手术规划,并在机器人引导下开展了假骨模拟操作,为机器人实战操作提供了影像学及技术支持。手术当天,胡德亚率领骨科手术团队在机器人导航系统的辅助下,精准完成了骨折部位的复位和固定。整个手术过程顺利,出血量少,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目前恢复情况良好。第三例是一名左侧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患者。这名22岁的年轻女士因交通事故导致左侧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右踝关节骨折。由于骨折断端粉碎且骨折线长,传统手术切口大,剥离范围广,不能保证双下肢等长,易发生骨折不愈合,且年轻女性患者对较长手术切口导致的瘢痕极度担忧。面对这一挑战,骨科团队再次应用机器人导航手术系统。通过术前机器人规划,将患者健侧股骨CT数据进行了镜像化处理,以保证术后双下肢的绝对等长,毫米级精准,手术无需断端切开,在保证美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断端碎骨血运,极大降低了骨折不愈合概率。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操作导航机器人,按照术前规划,精准地进行了骨折部位的清理、复位和固定。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情况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明显改善了术前的疼痛以及因骨骼牵引造成的不便,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换药时,患者对手术小切口赞不绝口,她幽默地说:“切口小,瘢痕小,不影响今后的美丽人生。”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于今年7月正式成为国家临床中心牵头的“智能化临床研究联合体”首批103家单位之一。该院的下一个目标是,在全市建成山西省唯一的国家智慧骨科培训基地,目前该项目已在积极推进中。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张杨通讯员路丽华王育红

标签:

honglian
cc 管理员

  • 声明:本文由cc于2025-07-11发表在imtoken官网下载/imtoken钱包下载/imtoken安卓版app下载/imtoken钱包app下载,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本文地址:https://www.hhanggroup.com/imtoken/4006.html
上一篇:工资拖了三年不给 法院判了:立即支付!
下一篇:左昊:军人职责就是保护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