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抗战期间,安徽籍烈士豆得珍、郑德奎、何明朱、王天益、卫大奎殊死奋战,把生命永远定格在最美的青春年华。如今,烈士们长眠在长治市武乡县八路军烈士陵园。7月21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到山西晚报·山河+记者,这5位烈士中除豆得珍的后人已经找到外,其他4名烈士的后人至今没有找到,希望晋皖两地联动,共同为葬在这里的安徽籍英烈寻亲。投身报国埋骨武乡7月7日,大皖新闻推出“山河铭记——为烈士寻亲”特别报道,联合多家媒体共同发布烈士寻亲信息,面向全社会征集线索,让英烈们早日“回家”。大皖新闻记者联系武乡县八路军烈士陵园有关负责人后得知,由于年代久远,园内保存的安徽籍烈士信息并不多,目前整理出的有4位:郑德奎是安徽六安五家俭人,1912年生,1930年参加革命,三八六旅六连连长,1938年在武乡长乐战斗中牺牲;何明朱出生年不详,安徽六安人,1932年参加革命,青年纵队一营营部管理员,1938年在武乡长乐战斗中牺牲;王天益是安徽六安九区六乡椿树店人,1929年参加革命,三八五旅八连副排长,1940年在武乡南关战斗中牺牲;卫大奎是安徽大湖县武家村人,四十八团二连战士,生卒年代不详。“1938年4月,武乡县发生了长乐急袭战,有许多抗日烈士长眠于此,其中郑德奎和何明朱就是在这里牺牲的。”武乡县八路军烈士陵园负责人刘晓维说,1940年5月,八路军一二九师三百八十五旅主力在武乡县分水岭乡南关村,打响白晋路破击战,王天益烈士就是在南关战斗中牺牲的。让英魂归乡是共同心愿大皖新闻记者此前分别联系了安徽省六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六安市金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太湖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六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说,系统未查询到烈士郑德奎、何明朱的相关信息。太湖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太湖县在以前又叫“大湖县”,所以卫大奎烈士可能就是太湖人,但工作人员通过查找摸排,也并未找到有关卫大奎烈士的有效信息。王天益烈士的籍贯显示,他是安徽六安九区六乡椿树店人,但现在的六安并无“九区六乡”这一地名。六安金安区中店镇椿树岗村支部委员晁胜平说,王天益墓碑上记载的“椿树店”很可能就是现在的“椿树岗村”,“我通过查找资料和问村里老人知道的。”晁胜平说,现在还没找到王天益烈士的后人,“我准备查一下村里的族谱,看看有没有更多的信息。”“这几位烈士都是在抗日战争中保家卫国牺牲的,我们也想让他们的后代知道他们安葬在什么地方,最起码有个归宿。”正如武乡县八路军烈士陵园负责人刘晓维说的,要寻找到烈士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去做,就有希望。80多年里,郑德奎、何明朱、王天益、卫大奎埋骨异乡。他们生前为报效国家奔赴疆场,最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路途遥远、时间漫漫,因为各种原因,他们的墓碑前虽有鲜花祭奠,却无亲人祭拜。为此,山西晚报与大皖新闻联动,共同寻找4名烈士亲属,希望通过两地媒体的力量,早日帮长眠在三晋大地的烈士们找到家乡亲人。“如今山河无恙,为烈士寻亲,让英魂归乡是我们的共同心愿。有相关线索的读者朋友,欢迎拨打热线电话0551-62639900,提供烈士寻亲线索和信息,我们共同用心、用情照亮英烈‘回家’路。”大皖新闻记者说。有这4位烈士后代相关信息的寻亲志愿者和相关组织,也欢迎与山西晚报联系,联系电话0351-4281303。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张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