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整治“戏精探店”

山西晚报讯(记者辛戈)“家人们,这满满一桌饭菜,只要88元,味道绝了!感兴趣的宝子们,不来一定会后悔的……”随着各类短视频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网红“探店”视频成为餐饮商家的热门推广方式,并俨然成为一种互联网行业新业态。但是,有偿“探店”视频和单纯消费分享,本质上存在差异,消费者对此往往难以分辨,容易被误导。当真实体验分享与商业广告的边界日渐模糊,消费者的知情权该如何守护?5月14日,山西晚报记者从襄汾县检察院获悉,该院近日通过公益诉讼督促整治“网红探店”虚假广告,为这一新兴领域的乱象画上了休止符。今年3月,襄汾县检察院接到热心市民反映,当地短视频平台上大量探店视频暗藏玄机:网红们以普通食客身份分享美食体验,视频下方却关联着商品团购链接,且未按规定标注“广告”字样。这些“隐形广告”通过精心包装的“真实测评”,悄然误导消费者做出消费决策。掌握到相关线索后,检察官迅速展开调查,发现多名网红发布的探店视频均存在此类问题。视频中,网红们对餐饮店铺的环境、菜品口味进行生动描述,却刻意回避广告属性,导致消费者难以分辨内容的真实性质。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更直接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为从源头规范行业秩序,近日,襄汾县检察院依法向相关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强化互联网广告监管,严查违法违规行为。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主管部门立即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内自媒体账号和网络平台进行全面排查,约谈涉案网红,并开展普法宣传,引导其规范广告发布行为。经过整治,如今在襄汾县域内的短视频平台上,探店类视频已全部规范标注“广告”标识,“隐形广告”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互联网广告已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对于消费者来说,探店类视频较难区分其是真实推荐还是商业推广,互联网探店营销号必须守住法律法规的‘底线’。”检察官提醒,无论是平台、商家、互联网营销从业者都应加强自律、诚信经营,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消费者也要擦亮双眼,增强辨别能力,避免落入消费陷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四条: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大众传播媒介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变相发布广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广告”,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第九条: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除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的情形外,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广告”。这起公益诉讼案件的成功办理,不仅彰显了检察机关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决心,更为新兴网络营销领域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检察样本。

标签:

honglian
cc 管理员

  • 声明:本文由cc于2025-05-15发表在imtoken官网下载/imtoken钱包下载/imtoken安卓版app下载/imtoken钱包app下载,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本文地址:https://www.hhanggroup.com/imtoken/3355.html
上一篇:“龟速”行驶 原来是司机在刮胡子
下一篇:以神庙逃亡2技能点推荐攻略(打造无敌的探险者,解析技能点搭配秘籍)